古代丫鬟多少钱能买一个?买了可以让她干啥?你买得起吗!

古代丫鬟多少钱能买一个?买了可以让她干啥?你买得起吗!

有个细节特别讽刺。春秋时期的法律条文里,把奴婢归类到"畜产"一栏。没错,就是和牛马猪羊放在一起。杀了别人家的牛要赔钱,杀了别人家的奴隶,也是赔钱。价码还差不多。

那时的贵族家庭,拥有几十上百个奴仆是常事。这些人有的负责种田,有的负责织布,有的专门伺候主人起居。女性奴仆就是最早的丫鬟,从此开启了几千年的悲惨历程。

秦始皇统一天下,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体系。《秦律》里明确规定了奴婢的法律地位:可以买卖,可以赠送,可以作为遗产继承。这套法律框架一直延续到清朝,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。

汉朝建立后,刘邦虽然出身平民,却没有废除奴婢制度。反而在《汉律》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规定。汉武帝时期,宫廷里的官奴婢就有十万多人。这还不算民间的私奴,数量更是庞大。

有意思的是,汉朝还专门设置了管理奴婢的官职。"奴婢监"负责登记造册,"人市令"负责买卖交易。整个奴隶贸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

这时候的丫鬟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。粗使丫鬟干重活,贴身丫鬟伺候主人,还有专门的厨娘、织女、奶妈等等。不同类型的丫鬟,价格也不一样。

明码标价的人肉市场

唐朝的长安城,有个地方叫"人市"。这里不卖菜,不卖布,专门卖人。

每天清晨,牙婆们就把各色人等牵到市场上,男女老少按年龄分类,技能好坏按价格排队。就像现在的二手车市场,买家可以随意挑选,还能讨价还价。

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,模样周正,没有残疾,起价三两银子。会做饭的加一两,会绣花的再加一两,长得漂亮的还能往上加。至于那些绝色美女,价格更是没有上限。

唐朝的银价比较稳定,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八百到一千块钱。这么算下来,买个普通丫鬟也就三千来块,确实不贵。

不过这个账不能这么算。唐朝一个普通农民一年收入也就十几两银子,买个丫鬟要花三分之一的年收入。相当于现在年薪十万的人,花三万多买个保姆,而且是买断终身的那种。

明朝的丫鬟价格体系最为完善。朝廷甚至发布了官方的"指导价格":

普通粗使丫鬟:三到五两银子 会做饭的丫鬟:六到八两银子

会针线活的丫鬟:八到十两银子 识字的丫鬟:十到十五两银子 绝色美女:三十两起步,上不封顶

这个价格表流传到民间,成了买卖丫鬟的参考标准。当然,具体成交价还要看市场行情。荒年的时候,大量农民卖儿卖女,丫鬟价格会跌到一两银子。丰年的时候,需求旺盛,价格就水涨船高。

清朝还规定了丫鬟的"使用年限"。一般买卖契约上会写明"卖身二十年"或者"终身为奴"。前者到期后可以赎身,后者就是一辈子的事了。当然,后者的价格也便宜一些。

有些丫鬟的价格还不如牲畜。同样在嘉庆年间,一匹好马要三十两银子,一头耕牛要十二两,而一个丫鬟只要五六两。人的价值竟然不如猪牛,这是何等的悲哀。

牙婆这个职业也很有意思。表面上是中介,实际上更像是人贩子。很多牙婆自己养着一群丫鬟,从小训练她们的技能,长大了再卖出去。这种"养成系"的丫鬟技能更全面,价格也更高。

有钱人家挑选丫鬟很挑剔。不光要看长相身材,还要看手相面相。有的甚至要求丫鬟当场表演才艺,像选秀一样。这种场面想想都觉得荒诞。

生不如死的奴仆生涯

买了丫鬟能让干什么?这问题问得有点天真。古代的丫鬟,就是主人家的财产,想让干什么就干什么。

最普通的粗使丫鬟,天不亮就要起床烧火做饭。挑水、劈柴、洗衣、打扫,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是她们的事。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劳动,没有休息日,没有加班费,连生病都不敢。

贴身丫鬟的活儿看起来轻松,实际上更累。伺候主人起床、梳洗、更衣、吃饭,每个细节都不能出错。主人高兴了,可能赏个荷包;主人不高兴了,轻则挨骂,重则挨打。

最惨的是通房丫鬟。名义上是伺候主人的贴身丫头,实际上就是没有名分的小妾。主人想要的时候,必须随叫随到。生了孩子也没地位,孩子的身份还是奴籍。

清朝有个规定:丫鬟不能随便外出,不能自由恋爱,更不能私自结婚。主人可以把丫鬟当作礼品送人,可以拿来抵债,甚至可以拉到市场上再次出售。丫鬟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人手里。

丫鬟的住宿条件也很差。通常是几个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,没有什么家具,床铺也很简陋。冬天没有取暖设备,夏天没有降温措施。生活条件还不如现在的农民工宿舍。

最让人心酸的是,丫鬟连最基本的人格尊严都没有。主人可以随意打骂,甚至当着外人的面羞辱她们。有些变态的主人还会想出各种折磨丫鬟的方法,把她们当作发泄情绪的工具。

当然,也有一些幸运的丫鬟能遇到好主人。有些开明的大户人家会善待丫鬟,给她们一些学习的机会,甚至帮她们找个好婆家。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,大部分丫鬟的命运都很悲惨。

红楼梦里的袭人、晴雯,看起来生活得不错,实际上那只是文学创作。真实的丫鬟生活远比小说里描写的残酷。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,丫鬟的待遇确实比一般人家好一些,可在普通的商户家庭,丫鬟的日子就惨多了。

有些丫鬟会试图逃跑,这在法律上叫"逃奴"。一旦被抓回来,等待她们的是严厉的惩罚。轻则打板子,重则卖到更偏远的地方。而且逃跑的丫鬟会被打上烙印,以后再也找不到好买主。

一纸契约背后的血泪史

民国建立后,新政府宣布废除奴婢制度。听起来很进步,实际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。

几千年的传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。民国初年的法律条文写得很漂亮:"人人平等,禁止买卖人口",可在实际生活中,丫鬟买卖依然暗地里进行。只是名称改了,叫"雇佣家庭女工"或者"收养义女"。

实际上,这些所谓的"女工"和"义女"跟以前的丫鬟没什么区别。还是住在主人家里,还是没有人身自由,还是可以被主人随意处置。只不过契约书上的用词更文雅一些。

真正的改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。1950年,《婚姻法》明确规定:"禁止包办、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。"同时还颁布了《关于废除奴婢制度的决定》,彻底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人身依附关系。

这次不是纸面上的法律条文,而是真正的社会变革。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解放农奴的运动,数百万的丫鬟、长工、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。

现在回头看古代的丫鬟价格,确实便宜得离谱。三五两银子买个人,相当于现在三千多块钱。这个价格,现在连请个保姆一个月都不够。

古代一个丫鬟能干一辈子,现在一个保姆一个月四五千,一年就是五六万。按三十年算,得一百多万。这么对比,古代的"性价比"确实高。

这种对比其实很荒谬。古代的丫鬟是被迫的,没有选择权,没有人身自由,更没有尊严。现在的保姆是自愿的,有劳动合同保护,有法律权益保障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
更重要的是,古代买丫鬟的钱只是一次性支出,后续的生活费用微乎其微。丫鬟吃的是剩菜剩饭,穿的是旧衣破布,住的是仓房杂屋。生活成本几乎为零。

现在的保姆不光有工资,还得管吃管住,买保险,有些还要提供独立房间。综合成本算下来,比古代高出几十倍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你买得起古代的丫鬟吗?这问题问得有点奇怪。按古代的货币购买力算,确实买得起。可按古代的社会地位算,大部分人连买丫鬟的资格都没有。

古代能买丫鬟的,基本都是地主、商人、官员这些有钱有势的人。普通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作,也就能维持温饱,哪有闲钱买丫鬟?

而且古代买丫鬟不光要有钱,还要有社会地位。朝廷对奴婢数量有严格限制:王侯可以有几百个奴婢,官员根据品级不同有不同的限额,普通商人最多只能买几个,农民和手工业者根本没有购买资格。

从历史的角度看,丫鬟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黑暗章节。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森严和人权观念的缺失。虽然在当时被法律认可,甚至被社会接受,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看,这种制度是野蛮和落后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腾讯直播申请、入驻注意事项
365365bet

腾讯直播申请、入驻注意事项

📅 09-16 👁️ 7410
实力排名前10位的现役华裔球员:莫尔领衔,蒋光太第五
鬈发的意思
365365bet

鬈发的意思

📅 08-18 👁️ 5659
【朵唯手机v3】朵唯手机v3最新信息
365比分官网

【朵唯手机v3】朵唯手机v3最新信息

📅 10-09 👁️ 6622
羊吃肉吗,羊是草食性动物不吃肉
365365bet

羊吃肉吗,羊是草食性动物不吃肉

📅 10-02 👁️ 7147
单身约会指南:5款懂你的应用
365365bet

单身约会指南:5款懂你的应用

📅 10-28 👁️ 6939
抖音80000为什么被封了
日博365怎么样

抖音80000为什么被封了

📅 08-28 👁️ 1004
老照片-2002韩日世界杯 安贞焕力压马尔蒂尼
在京东开店铺需要什么条件?入驻资质是什么?入驻资质与费用全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