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颈鸊鷉通常长28至34厘米(11至13英寸),重265至450克(9.3至15.9盎司)。该鸟的翼展范围为20.5-21.6英寸(52-55厘米)。繁殖期羽色中的名义亚种的头、颈、胸和上半部分都被染成黑色至黑褐色,但眼睛后面延伸到眼罩和颈部两侧的赭色羽毛扇除外。此眼多为红色,眼内侧有一狭窄而较浅的黄色环,眼眶为橙黄色至粉红色。而薄而上翘的喙则是黑色的,与眼睛之间由一条从檐部开始的黑线相连。有时,可以发现前颈部大多染有褐色。上翼呈黑褐色至灰褐色,并有二翼和部分内初翼形成的白色斑块。侧翼的颜色为褐红色至褐栗色,偶有黑色斑点。翅下和腹部为白色,前者的例外是深色的三层和大部分淡灰褐色的外底层。腿为深绿灰色。雌雄相似。
在非繁殖期的羽色中,被子鸟的上半部、帽子、颈部和后颈部均为灰黑色,后颈部上半部的颜色包含在一条竖条纹中。帽子的深色到达眼睛以下,可以看到,扩散到耳盖。颈部两侧的耳盖后面,有白色的椭圆形。颈部其余部分呈灰色至棕灰色,并有数量不等的白色。胸部为白色,腹部为白色。侧面的颜色为黑灰色与白色斑点的混合色。不繁殖时喙的颜色与繁殖羽的颜色不同,前者的灰色明显增多。
黑颈鸊鷉幼鸟与非繁殖期的成年鸟相似。但也有不同之处,包括幼鸟的暗部通常多为褐色,黑色较少。卵巢常染有淡灰色,眼后有白痕。在头的两侧和上颈部,有黄褐色或黄褐色的色泽。雏鸟呈绒毛状,头部呈黑灰色,有白色或淡水灰色的条纹和斑点。喉部和前颈部大体呈苍白色。上部多为深灰色,腹部为白色。
与提名鸟相比,Californicus亚种的喙通常较长,在繁殖季节时有棕灰色的内基。当不繁殖时,提名亚种比Podiceps nigricollis californicus少有弥漫和苍白的小孔。另一个亚种,P. n. gurneyi,是三个亚种中最小的一个,除了头部和上半部比较灰暗外。这个亚种的成鸟在其较小的翅盖上也有红褐色的色彩。它除了头侧的绒毛较浅外,也没有非繁殖期的羽毛。
叫声
编辑
繁殖时,黑颈鸊鷉会发出一种安静的“ooeek”,从本来就很高的音调上升。这种叫声除了低沉而快速的颤音外,还被用作领地的叫声,这种叫声本身也在求偶时使用。另一种叫声是短促的“puuii”或“机智”。这种鸊鷉在非繁殖季节和进食或休息时,是沉默的。